學測就要登場,隨著新課綱實施,近幾年社會科學測考題明顯出現素養與跨科整合的題型,強調的是理解與思考,背誦或記憶性的幾乎不見,台南女中老師陳正益等人建議考生,複習時可參考課綱主軸,再配合各課的主題、副標題,掌握單元的學習目標會最有效率。
陳正益表示,近3年的學測考題除了開始有跨科整合題型,且命題核心連結學生生活,1月22日就要考試,考生也要有因應這類題型能力。公民科部分,他請考生留意各冊主題:
第一冊題目生活化並與時事結合,也常結合圖表。其中包含人權、媒體識讀、公益與私益、多元文化等,要留意校園人權、校規對學生申訴背後射擊的人權概念、香港反送中、香港版國安法、中國在新疆設在教育營、假新聞,以及土地徵收、公共設施設置過程,私人權利權限制等。並要留意人口統計圖表與性別、家戶所得、少子化、高齡化相結合的題型。
第二冊要留意國內外時事、選舉與政府體制,包含降低投票年齡18歲與廢考、監兩院涉及的修憲議題、罷免案通過門檻,每年必考的選舉制度與席次計算,以及美中關係變化形成的另種冷戰等。第3冊偏重與學生生活相關的法律概念,要留意釋憲條文與人權保障的連結。第4冊要留意環保議題與政府對口罩的管制。
台南女中地理老師黃麗紋表示,地理第1、2冊以基本概念為主,第3、4冊為延伸,建議複習時把基礎概念弄懂,以利圖表判讀。坊間考題不夠嚴謹,多寫及弄懂考古題較重要,不用太擔心時事題,因為時事都是拿來當題幹而非題目。要留意氣候圖、人口金字塔圖、等高線圖等。歷史題多為觀念、概念題,考試時冷靜下來就能找出答案。
台南女中歷史老師洪倖珠表示,考題以素養為導向,並與生活、新聞時事相連結,建議吃飯時可聽一下新聞。韓國男子音樂組合BTS(防彈少年團)成員針對韓戰的言論所引起的事件,要留意韓戰問題。另新冠肺炎疫情對照到歷史上的蝗災、水災、瘟疫、民變,以及古代施粥放糧等救濟、提升經濟措施都要留意。
近年來的學測社會科考題都會出現考古題,洪倖珠請考生要抓緊考古題,並注意寫錯的題目,翻課本審視。遇到數據題時若不會,就靜下心來審題。閱讀題常會加一些背景知識,要注意不要因此被誘,沒抓到核心重點而答錯。制度史常考,如稅制、經濟、人口制度等,只要掌握這些基礎概念就能得分。另社會史會結合時事,學運、美國內戰、歐洲關稅同盟等都要留意。
▲樂學網總部:0800-888-347